|
FANGLIN HAOTIAN
我國建筑超九成屬高能耗。按目前建設增速,預計到2020年,高耗能建筑面積將達700億平方米。如果不注重節能設計,將加劇能源危機。
(圖)威盧克斯(中國)公司新建辦公樓位于河北省廊坊市,采用了低能耗的立面設計。
(圖)威盧克斯(中國)公司新建辦公樓鳥瞰圖
我國因節能門窗普及率低造成的建筑能耗,為發達國家的2~3倍,成為建筑節能最大黑洞。
2015年,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(GB/T50378-2014)開始實施,將“按達標條文數評級”改為“打分評級”。
“此次新評分機制,旨在方向引導,要求因地制宜、多利用自然條件實現建筑行業節約能源,保護環境。” 在“中國民族傳統建筑的綠色之路”論壇上,與會人士紛紛表示,我國緯度跨度大,經濟發展水平有差異,建筑節能形勢不容樂觀,要加大綠色建筑占有比例,不斷推進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。
綠色建筑不等于高成本、高科技
可以用現有的技術作為支撐,通過低投入、整合資源來實現。
建筑能耗、工業能耗和交通能耗是中國三大主要能耗。其中,建筑能耗(包括建造能耗、生活能耗、采暖空調等)約占全社會總能耗1/3,而這1/3還僅僅是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消耗的能源比例,不包括建材生產耗掉的能源(約占16.7%)。
威盧克斯(中國)公司市場部經理臧海燕介紹說,綠色建筑不等同高成本,完全可以用現有的、易行的、一般的技術作為支撐,通過低投入、整合資源的方法實現,并不是一味的技術疊加。現在,很多開發商為銷售賣點,掛出“告別空調采暖時代、恒溫恒濕、高科技、高成本”等幌子將其神秘化,完全是市場炒作的噱頭。
對此,中國被動式集成房屋材料產業發展聯盟常務主席劉思敏也認為,綠色建筑的材料,實際上并沒有多大的成本壓力。其中有理念誤區,也有市場操作的因素,一些企業采用比較極端夸張的技術、概念和材料工藝,用貌似高深的復雜專業知識作描述,人為地把綠色建筑成本加大推高,從而導致了市場推廣的反應消極。
據了解,按照現有綠色建筑評價標準,綠色建筑分為一星、二星和三星3個級別。據測算,一星級綠色建筑每平方米約需新增成本50元左右,占建設總成本的比例很低。
中國被動式集成房屋材料產業發展聯盟秘書處劉偉表示,據資料測算,目前北方居住建筑的采暖能耗是兩億噸標準煤,如果從現在起,北方新建建筑全部按被動房標準執行,同時將現有北方居住建筑進行改造,截至2050年,有望給國家節省70億噸標準煤,節能效果非常可觀。
■相關鏈接
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,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(節能、節地、節水、節材),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,提供健康適用、高效使用,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。
2013年,國務院發布了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、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通知》,提出“十二五”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;到2015年末,20%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。
威盧克斯辦公樓圖片展示